亚马逊折戟中国,但马云刘强东终究还是输了一程优质

29次浏览 | 2024-07-20 17:06:05 更新
来源 :互联网
最佳经验

简要回答

亚马逊最近恰逢“多事之秋”,老板贝索斯忙着离婚分割财产、中国区团队忙着调整业务。从年初开始,“亚马逊部分业务将推出中国市场”的传言就开始流传,直到4月18日,亚马逊首次对外正式出发声明,明确将于2019年7月18日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,将与所有卖家紧密合作,完成后续交接事宜。

目前亚马逊中国的官方APP中共有10个分类。此次关闭中国市场业务将受到影响的只有精品超市和图书两个分类。Kindle商店、海外购以及海外直邮等业务都不会受到影响。

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的一则新闻,彼时有媒体报道称,网易和亚马逊正在推进一项有关中国电商业务的重大重组,网易考拉将合并亚马逊中国海外购业务。尽管此项合作可能由于价格等原因已被搁置,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,经过15年的沉浮,亚马逊在中国的策略已调整为“收缩”。据悉,2018年,亚马逊在中国的运营中心已从13个锐减到了3个,运营团队从2000多人压缩到不足1000人,总体人员下降超过50%。

亚马逊在中国的15年中有4个人不得不提,分别为李国庆、雷军、刘强东、马云。

2004年,年销售额突破70亿美金的亚马逊打算通过收购李国庆的当当网进入中国,并开出了1.5亿美元的高价来收购当当70%至90%股权,保留原管理团队,但被当当拒绝。随后,亚马逊转而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从雷军手中买下了亏损严重的卓越。

7500万美元,无疑是个好价格,有资料显示从2000年5月卓越完成“电商化”改版到2004年被收购一直不曾盈利,而全公司都靠着金山、联想投资、老虎科技基金等投资的9700万元苦苦支撑。实际上,即使是对当时风头无两的当当网来说,1.5亿美元也是一个好价格,2018年被叫停的“海航收购当当”一案中,当当的收购价也仅有75亿人民币。

15年起落沉浮,中国电商市场格局经历了无数巨变,这其中有效仿亚马逊自建物流体系的京东强势崛起;有阿里系电商“造节”掀起线上价格战;有苏宁、国美、拍拍、当当、易迅的起落无常;也有拼多多、网易考拉、小红书等新型电商平台捷径突围。但亚马逊中国,始终像个来做客的有钱邻居,端着它的矜持、犹豫试探再三都没真正趟进中国电商市场的混战的“浑水”。没有价格战、没有购物狂欢节、甚至连广告投放都小心翼翼的端着身份只投了一个让人不知所云的“z.cn”。

2014年,中国政府先后发布了“56号文”、“57号文”,为跨境电商开出绿色通道。2月19日,天猫国际正式上线。而天然拥有海外优势的亚马逊却直到当年11月才在中国上线海淘业务。

2015年,多家中国本土电商平台推出海淘业务,大量海淘平台兴起。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,天猫国际和淘宝全球购分别以18.9%和15.4%的份额占据第一位和第二位。京东全球购和网易考拉位列第三和第四,亚马逊海外购仅占6.6%,位列第六。

海淘之外,亚马逊拥有的另一大优势——“自有物流体系”在中国市场也输的几乎毫无还手之力。12个仓储和物流中心显然无法支撑亚马逊在中国的配送需求,大量客户反映其在一线城市的配送速度堪称“神速”,而到了二三线城市却还不如普通快递。与此相比,创业之初就效仿亚马逊自建物流系统的京东则爆发式增长。截至2017年末,京东物流共运营486个大型仓库,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。

尽管近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因“取消底薪”、“两年倒闭”、“创始人被起诉”等新闻陷入舆论风波,但我们还是要承认,他对于亚马逊中国的评价堪称“一针见血”。2011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刘强东说:“如果中国区负责人都不能决定一件事,谈什么执行?你可以问问汉华(时任亚马逊中国CEO王汉华),他可以说他想做的一切事情都能成功吗?我可以做到。”

因为对当地团队的不放权,亚马逊中国不论在营销策略、迭代速度、发展方向上都落后于其它玩家。而犯下同样错误的美国互联网公司还有eBay、Uber、领英等。

事已至此,仅谈论亚马逊中国的失误是不够的,本土电商平台的成功几乎都建立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、不计成本的价格战和野蛮吞并的资本运作之上,当然,这其中离不开无数艰苦奋斗、牺牲生活996式加班加点的基层员工。我们还需关心的是,在模式与技术创新上,亚马逊终究还是走在了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之前。

2014年11月,亚马逊推出智能语音音响Echo;而天猫精灵首发于2017年7月5日。

2006年,亚马逊推出云计算服务AWS;2009年,阿里云成立。

2016年京东推出的京东plus会员服务也是借鉴了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,该服务已于2016年10月正式登陆中国地区。除此之外,搭建自有物流体系这一模式也来源于亚马逊。

除此之外,亚马逊还创新性的推出了智能零售实体店Amazon Go、电子书阅读器Kindle、无人机配送服务PrimeAir等。

在部分市场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可以胜过亚马逊,但放眼全球,想要超越亚马逊,中国企业还有太多的路要走。

精彩回顾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yimics.com/Amazon/44735.html

发布于 2024-07-20 17:06:05
收藏
分享
海报
29
上一篇:跨境金融锦囊:轻松搞定跨境收款 下一篇:本报记者探访亚马逊在德国的供应链——用5天时间把“德国制造”送达你家

推荐阅读

0 条评论

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,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~

忘记密码?

图形验证码